有哪些作为小孩的玩具,但是成人玩的乐此不疲?

时间:2024-10-09 08:45:57

愉悦自己

先看几张图

猜猜看,这是什么?一些树叶组成的不同图案对吧?公园里散落的树叶、树枝捡回家,拼凑出一幅幅带有规律的图案。

不管是和孩子在公园里一起搜寻落叶,还是在纸盘上摆弄图形,每一个过程都令人心生愉悦。

捡回来的落叶还是那些落叶,图形却跟着心中的想法、手中的动作而变得不一样。落叶成了灵动的玩具,这个过程不仅让人亲近了大自然,还让人变得平静。

朱志慧的《我总是想太多》一书中,有提到“自我呵护”的说法。想要学会“自我呵护”,要找对资源。什么是资源?朱志慧给的定义是“资源是能给你带来正性的情绪和感受的那些内容。”

跟着孩子的步伐,动手拼成的自然图形,就属于我的“自我呵护资源”。其实,这些图案,有专属名字:曼荼罗。

这种玩法的灵感,来自《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

看《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中的图形,是这样的

手边有什么小物件,就用什么小物件,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曼荼罗小玩具,解压又治愈~

《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是一米阳光童书馆出品,喜爱创作的英国艾米•特金林,与插画家特蕾西 •英格里斯写给孩子的书。虽然是一本童书,但不妨碍大人动手实践其中的玩法。

除了曼荼罗,《DK用正念创建和珍藏记忆》中还有制作情绪罗盘、用小物件进行痕迹创作等等的正念玩法。只要你想,就能跟着书中的灵感,动手制作一个合心意的小玩具。

成年人滋养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有时候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几片落叶而已。

厉害的手

最近有点喜欢上自己的手。我的手,就是很好的玩具哇~

自恋的中年老阿姨?真不是,只要有手,任何人的手都是很好的玩具:一起来玩手影游戏。

自创手影游戏?啊,这会还没到这种能力,暂时跟着书本来——《手影的魔法》。

当然,这本书最初也是给孩子入的。孩子玩了一段时间,放在书架上。老母亲只观赏过孩子们的手影游戏,自己倒是没有上手玩过。

忽然开窍了?算不上。

国庆期间我们去了一趟上海玻璃博物馆,当时看热力剧场的表演时就有在思考,配上音乐和文案,一件也许在别人眼里很稀松平常的事也会变得很不一样。

手影也这样。

一般的手影书都是讲手部的动作,但《手影的魔法》不一样啊不一样。《手影的魔法》中,附带一些手影的视频。

这些手影视频,有背景音乐,有手部的出场动作和结束动作。虽然只有十几秒的视频,但配上音乐之后的手影动作,给人的感觉立马就变得不一样,这种感觉和看热力剧场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这几天,老母亲玩起了自己的手~

我的手,就是最好的玩具啊!

《手影的魔法》带给人的快乐,可不止一点点。《手影的魔法》是法国的双人手影表演组合“黑手指”和法国童书作家劳伦•斯特凡诺写给孩子的手影游戏书。

书中有手部的热身训练、动物、人物手影,还有手影表演的布景、道具模板。欢迎来到手影魔法的世界,一起来玩我们的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