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请注意!专家提醒这几类玩具有风险

时间:2024-11-14 08:31:04



在讨论玩具、儿童产品安全时,我们所采用的年龄范围是0~14岁。儿童的智力、知识、经验、安全意识远远不如成人,加上身体能力(肌肉力量、控制能力、反应能力等)的不足局限,所以缺乏良好的自我防护能力;而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在儿童眼里,什么都是新鲜的、有趣的,所以他们会尝试以各种方式来探索周边的世界、物品,探索、使用这些物品的方式可能会超出产品的设计者和监护人的想象,所以带来了一些意外的风险。


“安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掉以轻心,安全的东西可能也会带来危险。只有意识到、注意到危险的可能存在,才可能实现安全保障。比如,4岁儿童能安全使用的玩具,给2岁儿童来用却可能会带来危险;买回家的时候安全的玩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变得不安全;当家长、儿童忽视了产品的安全警示,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来使用、维护时,即使合格产品也可能带来伤害。

举例来看,可爱的毛绒玩具的头顶上有一条金属链条,设计为可以挂在背包等处。这种毛绒玩具是典型的3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这条金属链条可以从接口处解开,成为小零件。小零件就是在按照玩具安全国家标准GB6675.2进行测试时,能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的物件。


儿童咬、吞小零件时,可能会卡在咽喉造成窒息危险。所以,这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毛绒玩具上不应使用会脱落成为小零件的金属链条等物件。国家安全标准规定: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不允许有小零件。3岁和3岁以上而不到6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有小零件,要有警示说明。


在另一个例子牙签弩里, 原设计是用普通的牙签作为“箭”,射程可达10米,能射穿纸箱,甚至插入模拟人体的猪肉。

2017年中,“牙签弩”悄然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流行,且以小学生最为热衷。价格低廉(最低价格3元一张),符合小学生的购买能力;而且体形小,便于小学生携带进校,不易被老师发现。一些店家甚至赠送了金属针,也有一些小学生在玩耍时自己用金属针来代替牙签。危险度极高!如果不小心击中人的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磁体玩具是比较常见的,如巴克球/磁力珠等含有磁体的玩具,这类玩具曾造成多起伤害案例,在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央视进行了专题报道。这些磁性部件是小零件,而且磁通量指数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的限量。在这些案例中,有儿童吞食多达几十颗。而只要吞食超过2颗,就会造成肠穿孔、肠梗阻,需要送医院急救。


作者单位: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玩具婴童用品检测研究所 李骏奇

本文节选自科普文章《让安全与快乐同行》



Tips:

玩具安全常识


1)不买三无产品、劣质产品。

2)选择正规、可靠的购买渠道。

3)要小心各式赠品。

4)检查标识的适用年龄范围,认清特定危险的警示标识。

5)实施CCC认证的玩具有4类: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这4类产品只有在符合认证依据标准、获得CCC证书并加施CCC标志的情况下,才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6)认真检查玩具色泽、味道、表面、接缝、组建,熟读使用说明,家长最好陪孩子玩一次,指导其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