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时,小孩玩什么玩具?
50后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家里很贫困,买不起玩具,也没有买玩具的概念,要么就自制,要么,就融入大自然。
对于男孩子而言,可以自制滚铁圈、啪啪枪(自制,用木头做成枪型,加上铁钉和铁皮,带有火药的啪啪纸放进去,通过自行车内胎做成的橡筋作为弹射器),或者在巷子里和邻居玩陀螺之类的自制玩具和游戏。
对于女孩子而言,会去拿河沙用布缝制成沙包玩,或者储存好雪条棍用来玩。有时候去砍柴时,还会和小朋友玩捉迷藏,当然,还有跳绳等。

网络图片
六十年代时,小孩会玩什么游戏?
对于男孩而言,一群人游泳比赛或跳水比赛是经常有的,毕竟是岭南地区。读书时,爸爸常和二伯去电影院后方的球场打篮球,练就了一身带球突破上篮和三分球的能力,入厂后成为厂里的主力队员。他们还喜欢在河溪、鱼塘或小渠里钓鱼捉虾,捉黄鳝和青蛙。那时候他们这些孩子还经常自己编河狗,所谓河狗,估计是来源于当地的客家话,用竹篾和细竹条编织而成的捕鱼渔具,爸爸说竹条可以在赶圩时买到,一毛五一大捆,在小河或溪流口筑了坝,中间放下“河狗”,鱼和虾会顺着水流进入到河狗里出不来。

网络图片
对于女孩而言,妈妈和朋友虽然都是女孩,但作风却很男孩化,例如喜欢爬树,多高的树一群女孩子也爬上去,喜欢去河里游泳,还喜欢在河里跳水,一群女孩玩得很好,关系很密切。妈妈十几岁时去河里游泳,有一次时差点淹死,幸亏有一位男青年把她救了起来。那时候妈妈她们放学后有时经过田地,会用脚踩泥地,看谁踩出来最多,把菱角踩出来后拿回家吃。那时候还很喜欢看书,妈妈晚上时经常等外公外婆睡觉了,在昏暗的灯光下熬夜看借回来的书,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菜花》、《平原枪声》等等。
六十年代时,小孩的家务有多少?
因为外婆生了妈妈后体弱多病,妈妈回家后还要和阿姨承担许多家务,如上山砍柴、做饭菜、洗衣服等,妈妈主要负责上山砍柴、买早餐之类外出的家务,阿姨主要负责做饭菜等对内的家务。妈妈以前上学前,一大早起来去远处买包点回家。放学回到家后,就去一公里外的高山上砍柴、捡柴,收拾到一捆就背回家,经常要搞到晚上七点天黑,别人家一同去捡柴的小伙伴有大人来接,外公忙着加班或种地、浇水,外婆身体不好所以没人接她,一个人走在路上有时候会害怕。

网络图片
爸爸有时候也需要上山砍柴,用大口盅装满米饭,放一块腐乳在里边,上午上山,中午在山上吃饭,下午才背着柴下山回家,捆成一堆后,夏天时会从山脚把木柴放到河里,自己伏在木柴上,顺着水流回家。爸爸也负责买菜的工作,一大早就去排队买肉,晚了就没了。另外他还要帮奶奶洗衣服,拿去河里浸泡,相对作为家里长女的妈妈而言,爸爸的家务相对比较少一些。

网络图片
六十年代时,小孩有机会帮家里赚钱吗?
有机会时,她们也会做兼职去帮补家里的收入,例如我阿姨经常会去扛石头装火车,获得报酬。妈妈会去敲石头,外公先把大块的石头敲成小块,妈妈她们再把小石块敲成铁路轨道上所需要的大小。
爸爸常去桥下捡玻璃、铜线拿去换钱或小吃。也试过参加修铁路,负责运送和铺设石头,每天有九毛钱。当时那里需要运铁矿出来,所以建了小铁路,但铁路却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