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人们拿着拨浪鼓逗孩子玩:轻轻摇摆手柄,小小的拨浪鼓便会发出悦耳的“咚咚”声,逗得孩子乐不可支。
作为中国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玩具之一,拨浪鼓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此后历代的绘画、图案中均可找到它的痕迹。
如今,小小的拨浪鼓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儿童玩具。
打击乐器
鼓在我国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就曾经发现过类似的器物。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形态上很像一只未装双耳的巨大拨浪鼓。还有一种“架鼓”,鼓身极扁,两面蒙鼓皮,鼓皮用两排互相交错排列的鼓钉固定,与现代“鼓书”(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说唱艺人所用的鼓十分相似。
这些鼓的出现,被认为是拨浪鼓产生的基础。
最早的拨浪鼓被称作“鼗”(读作“táo”),是战国时期的一种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廷雅乐的演奏。鼗的两侧缀有两枚弹丸,摇动时自击发声,但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因此无法产生准确、复杂的鼓点。
《书经·益稷》中有“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的记载,说明鼗经常与鼓、柷、敔等礼乐一起演奏。《周礼》中则记载说,周王朝宫廷中会设置一个叫做“小师”的官职,即掌教演奏鼓、鼗、管、弦等乐器的乐官。汉朝学者郑玄为此做了注解:“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和我们现在的拨浪鼓极为相像。
在民间,拨浪鼓也是一种常用的乐器。宋真宗的第三任皇后刘娥很小的时候成了孤儿,由外祖母家抚养。为了谋生,她当过打拨浪鼓的艺人,所以《宋史》中称她“善播鼗”。
宋代时期,拨浪鼓除了作为礼乐之用,还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儿童玩具。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中,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鼓面彩绘花纹,鼓身还铜镶小花,十分精致美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拨浪鼓逐渐失去了礼乐的功能,成为喜闻乐见的儿童玩具而一直流传至今。
商业之用
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时,弹丸便可击鼓发出声音。鼓身是木制或竹制,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
在不同地区,拨浪鼓亦被称作波浪鼓、播郎鼓、摇咕咚、小鼓等。其中,“播郎鼓”的名称来源于其另一个用途——招揽顾客。
古代的货郎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时不时摇一摇手中的拨浪鼓。如同叫卖者的吆喝声要有腔有调一样,拨浪鼓可奏出富于变化的响动,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描写的便是货郎们通过摇动拨浪鼓招揽顾客的情景。
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便是由货郎们拿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发展而来的,当地人称之为“拨浪鼓文化”。义乌人尊重拨浪鼓,始于300年前的“鸡毛换糖”。
据《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年间,当地货郎从事着“鸡毛换糖”的行业。货郎的货担由两个箩筐、两个山货盒、一个拨浪鼓、一根扁担构成,箩筐用来装鸡鸭毛等物品,盒子里装着红糖制成的糖饼和生姜糖粒,是货郎进行交换的资本。
后来,货郎不再收鸡鸭毛,担子里的东西变成了各种日用小百货,但摇拨浪鼓揽客的方式一直延续着。
义乌人认为,正是“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催生了闻名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拨浪鼓代表着义乌精神。
千年流转,有了现代工艺加持的拨浪鼓变得越来越精致。但无论如何变化,它给人们带来的那份天真烂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