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可以玩哪些玩具?

时间:2024-10-28 09:30:45

必备的聊天秘籍

如何将与孩子的对话变得有意思?不妨从“系列”开始。

• 今天发生的好玩的事儿是什么?
• 在学校里,
让你开心的一件事儿是什么?
• 今天
让你扫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 这周
让你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 哪个同学做事
井井有条?
喜欢朋友们的什么?

关于“最系列”,还可以有很多的延伸。从“最系列”中,可以了解到孩子当天在学校里发生的开心和扫兴的事。除了“最系列”,还可以玩“如果系列”:
如果你是一部手机的话,你觉得自己现在还剩多少电?
如果你在学校忽然获得了隐身的能力,你会做点什么?
如果你可以逃课一天,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会去哪里?
如果未来的你穿越到现在,你觉得未来的你会说点什么?
如果有一份报纸报道你的生活,那么今天的头条新闻是什么呢?

如果仔细倾听孩子们的话语,会发现他们有来自学业的压力。对于压力的缓解,倾诉是一种途径。在“如果系列”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想象的问答中,释放孩子们的一些学业压力。

既然是“亲子交流”,有孩子的回答,当然也有大人的回答。不管是“最系列”还是“如果系列”,大人们都可以将自己的回答与孩子做分享。比如,聊到如果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大人可以分享自己想待的地方是哪里,原因何在。

这就是“以己为例”。为人父母的我们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同样想要了解我们的想法。

“最系列”也好,“如果系列”也罢,抑或是“以己为例”,都是为了打开与孩子聊天的话匣子,这些内容都来自于这本《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拿在手里只有手掌的大小。看这本小书的心情可谓一波几折。最初是被书名打动,如何和孩子聊天,是家有青春期孩子老母亲的刚需啊。

拿到手,有点被《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的书本大小惊到,居然是这么小的一本书。读下来,第一遍,“不过如此嘛”。第二遍,“挺有意思”。第三遍,“原来如此”。当然,还有第四遍、第五遍。每一次翻,都能带来一些思维的碰撞。

《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最初是美国作家丹尼尔·J.克劳福德与儿子的对话的问题清单。随着对话的深入,丹尼尔·J.克劳福德对于和孩子的沟通有了新的思考。

《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里,有丹尼尔·J.克劳福德分享的444个聊天的引子,其中包括了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内容。书中的这些问题,有些曾经在我们的亲子对话中出现过,有些问题能带来新思路。

亲子之间的对话,可以像玩游戏一样,轻松又有内涵。如果不知道该跟孩子如何交流?打开《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翻一翻,会有很多的沟通思路。

把握路上珍贵的亲子沟通时间,《跟孩子聊天的正确打开方式》来助力。

陪孩子一起长大

“父母”+“书”的不同玩法,能让亲子沟通变得温暖很多,比如这套《与孩子一起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有着10余年心理学教学经验的陈晓老师及团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研发的亲子互动游戏书。

《与孩子一起成长》,包含了一份指导手册、一份成长手记、56个卡片游戏。卡片有三个主题:
• 24张经典卡
• 10张友善卡
• 22张拓展卡

经典卡是为了练习专注力,配上指导手册

体验结束后,打开成长手记,做一点总结。

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友善卡

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拓展卡

除了这些卡片游戏,《与孩子一起成长》中的成长手记里,还有8周专注力的专项练习:专注地看、听、闻、走、饮食、呼吸、身体扫描、深度睡眠。

跟着《与孩子一起成长》的一整套练习玩下来,别说与孩子的亲子交流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大人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滋养。

打开盒子玩起来

还有两套特别适合亲子交流玩起来的书籍。与其说是书籍,不如说是好玩的玩具:
• 《打开盒子讲故事》
• 《打开盒子玩艺术》

这两套的文字作者都有的是英国的艺术家尼基•霍伯曼,和图画作者插画家铃木博美。两套盒子都由40张主题卡+40张技巧卡,共80张卡片组成。

一套主要是引导讲故事的,一套是引导拿起笔进行艺术创作。不管哪一套,都能让亲子交流玩很久。可以是单独玩主题卡,可以是主题卡+技巧卡的组合玩法,也可以玩单独的技巧卡。

玩这两套卡片,孩子会是主力,他们的想象力、童心,会让做大人很久的我们自叹不如。关于这两套盒子的具体内容,可以看之前分享过的这两篇:

打开盒子,让亲子交流变得轻松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