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购口碑数据:整体评价正面但“质量差”及“脱毛”成吐槽关键词
买到一款玩具,你一般会有什么评价呢?为了解大家对玩具的主要关注点,我们从天猫、京东两个主流电商平台中选择了消费者喜爱度较高的两类玩具,包括电动玩具及毛绒玩具,每类玩具分为“50元以下”、“ 50-100元”、“ 100元以上”等三个价格区间,在各区间中分别选取了销量较高的15款热门玩具,精心采集了共90款玩具的近12万条消费者评价数据进行口碑分析。
评价数据显示,消费者对这两类玩具的口碑评价整体偏正面,对购买到的商品整体满意度较高,涉及正面的评价有90%以上。“(小孩子觉得)好玩、很喜欢”是绝大多数家长购买一款玩具后的评论主要内容。从负面评价中提取了消费者的主要吐槽点,发现电动玩具负面评价中的吐槽点主要为质量差、电池不耐用、操控性能不佳等,而毛绒玩具的则为脱毛、气味重等,详细评价结果如图1、图2。
上述购买者的评价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对网购玩具的整体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两类热门玩具的正面反馈率均超过九成。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负面评价中,消费者一般只对所购买玩具的直观感觉,如气味、形状,或是较为外在的质量情况,如操控性、声效、电池等进行评论,极少涉及玩具的安全性能内容。而据我们了解和研究的实际情况,由于网购玩具价格相对较低、渠道来源相对复杂、监管难度相对较大,部分针对电商销售的玩具相对更容易出现质量把关不严甚至存在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玩具的安全性更易被忽略,如因质量问题导致儿童安全事故发生时,消费者维权难度更大。
政府部门抽检数据:玩具小零件、尖端等存安全隐患
从上述的口碑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到消费者对儿童玩具的关注点和吐槽点,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要深入了解玩具的内在质量,或者是安全指标的真实状况并不容易。所幸的是,由于玩具事关儿童这类较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一直将其质量安全列为重点监管的目标。根据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的数据,我们运用网络爬虫工具,结合人工过滤筛选,跟踪、采集和整理了全国43个各级工商、质监部门2011年-2017年期间对玩具的抽检情况,共获取了6919批次的相关抽检数据,从相关抽检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国内玩具整体不合格发现率为20.09%,质量状况仍有待提高。
结合消费者关注和购买的热点,我们从上述被抽检的商品(产品)中提取出了电动、毛绒/布制、塑料/胶制等3类玩具,较为详细分析其不合格指标分布情况,供大家参考,详情如图3-图5。
玩具质量不合格主要指标解读
Ø“标识和使用说明”不合格
【涉及品类】在电动、毛绒/布制、塑料/胶制等三类玩具中,该不合格指标占比均为最高,其中毛绒/布制玩具类更是高达65.93%。
【指标解读】虽然该指标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普通,较易被消费者忽略,但实质上是判断商品是否合格的一个最基础、最直观的指标之一。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商品(产品)的相关标识应确保:“产品名称能清楚地识别产品,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产品牌号、型号或标记能正确标识产品,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能标明使用者类型及其能力;根据需要、界定产品的预期用途;提供正确、安全使用产品或有关服务需要的一切信息。”其实,通过“标识和使用说明”,消费者可直接了解到所购商品的基本信息,包括较为重要的生产者销售者信息、用途、适用人群和使用注意事项等,该指标对于消费者而言并非可有可无。而近年来工商质监的抽检情况表明,部分企业仍未切实履行好自身责任,在该指标不合格发现率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
Ø“安全警示”不合格
【涉及品类】在电动、毛绒/布制、塑料/胶制等三类玩具抽检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发现。
【指标解读】该指标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安全警示的字体、字号不合格,会造成消费者不能直观明确地看到产品的相关警示,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危险性;若没标注相关安全警示,可能就会导致消费者忽略了存在的安全问题而造成伤害。
Ø“辐射杂散、占用带宽、载频容限、使用频率”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电动类玩具,而且四项指标不合格发现数量合计占比非常高。
【指标解读】该指标不合格主要发生在遥控型玩具上,4个指标均是空中无线电信号的主要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不合格的商品在工作时会或占用、或部分侵入周边别的设备的工作频率,对其它无线电业务造成干扰。
Ø“毛绒布制玩具材质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毛绒/布制类玩具。
【指标解读】该指标虽然不合格发现率不算太高,但由于该类玩具涉及年龄较小的儿童,如因商品标注不准确或不清晰,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其真实材质、面料的成分含量的了解和判断,最终可能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好了,看完部分质量不合格指标的解读,本报告的重点来了,下面让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看看目前市场流通领域所销售的各类玩具,究竟存在哪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涉及玩具安全不合格主要指标解读
“最紧要好玩”,这是粤语地区的广东人常讲的一句口头禅,相信对于为了哄小朋友开心的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他们选购玩具最看重的理由了。但实际上,选购玩具,除了好玩之外,安全才是第一,才是“最紧要”。让我们好好来看一看,哪些玩具的不合格指标可能随时为你身边的小孩带来危险。
Ø“尖端、突出物”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电动、塑料/胶制两类玩具。
【指标解读】该类指标主要反映相关玩具在外形或部分组件是否存在过于突出甚至尖锐的情况。
【潜在危险】使用不当可能会刺伤儿童皮肤。
Ø“发热和非正常工作”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电动类玩具。
【指标解读】由于设计工艺或使用原料问题,玩具在使用中发热严重,温度过高,或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正常运行。
【潜在危险】可能会造成玩具发热甚至燃烧。
Ø“活动部件间的间隙”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电动、塑料/胶制两类玩具。
【指标解读】部分玩具因可移动、可变型,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隙,较易出现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标准要求情况
【潜在危险】可能会夹伤儿童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
Ø“可预见的合理滥用”不合格
【涉及品类】在电动、毛绒/布制、塑料/胶制等三类玩具中均有发现,尤其毛绒/布制类玩具该指标不合格占比较高。
【指标解读】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常常不会按照原设计用途进行使用,可能会对玩具进行随意摔、拉、扭、压等可预见的合理滥用,按照标准要求,当儿童进行这些操作时玩具不会产生小零件脱落、部件尖端突出等问题。
【潜在危险】因合理滥用而使玩具小零件脱落、部件变形突出,可能会导致儿童误吞或身体被刺伤。
Ø“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不合格
【涉及品类】在电动、毛绒/布制、塑料/胶制等三类玩具中均有发现,尤其毛绒/布制类玩具该指标不合格占比较高。
【指标解读】除了玩具本身,国家标准对玩具包装或玩具中使用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也有厚度要求,因塑料薄膜可能会粘附于儿童口鼻而引发危险。
【潜在危险】可能会对儿童造成窒息危险。
Ø“小零件”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毛绒/布制、塑料/胶制两类玩具。
【指标解读】部分玩具为了外形美观或功能齐全,常配置一些小零件,由于与玩具主体部分连接或粘合面积较小,较容易脱落或者变形。
【潜在危险】可能会对儿童造成摄入或吸入窒息危险
Ø“增塑剂”不合格
【涉及品类】常见于塑料/胶制类玩具。
【指标解读】在塑胶原料加工时添加增塑剂,可以使原料的物理性质变得柔软,易于加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塑化剂。但玩具标准中要求玩具产品应使用安全的塑料添加剂,可触及的玩具材料和部件中塑化材料的6种增塑剂的含量不得超过图6规定的限量要求。
【潜在危险】部分增塑剂如使用不当,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超标,可能会危害儿童的肝脏和肾脏,也可引起儿童性早熟。
根据我们对近年来政府部门抽检数据情况分析,市面上销售的玩具存在上述各类安全隐患的不合格情况并不少见,这些不合格玩具一旦流入普通家庭中,可能会对家中的小孩带来潜在的危害。参照2017年《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认定的商品质量安全标准目录》的要求,存在这些不合格项目的玩具均属于缺陷商品。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擦亮眼睛,选购玩具多留一份一份心眼,让身边的小朋友在开心玩玩具之余,更能多一份安全保障。